道太乡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们道太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次全委会会议精神,紧扣市委提出的“走好第一步,赢在起跑线,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而奋斗”的发展主题,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目标,按照“走水路、唱渔歌”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攻坚克难,全力推进道太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我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得以进一步提升。现就上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不断的提增加农民收入。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发展两个小辣椒种植基地,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在海拔600米以上的村庄种植小辣椒400亩,农户与龙泉市绿之源蔬菜专业合社签订供销合同,绿之源蔬菜专业合社统一向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农药以及种植技术,农产品成熟后由合作社按市场价格统一收购,目前小辣椒已成开始采摘,预计产量每亩达2000多公斤,亩产值可达5000多元,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巩固发展灵芝基地产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灵芝基地规范化建设,在去年种植灵芝1950立方米的基础上,今年推广种植“沪农灵芝一号新品种”灵芝1700立方米,沪农灵芝一号” 新品种灵芝产值可以增加10%,另外仙宫湖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瓯缘灵芝专业合作社与上海林业研究所合作试种16个新品种灵芝,为灵芝种植户在优良品种上得到了保证,三是在市移办的积极扶持下,在去年的种植山茶油300亩的基础上,新种植山茶油800亩,种植面是去年的两倍多,为库区移民拓宽了致富渠道。。四是加强了原有的瓜吊、香榧、板栗等基地建设,抚育了去年种植1970亩吊瓜、235亩香榧和500亩板栗。
二、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一)整治提升村工作
我乡2011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重点为提升村2个:吴庄村、王庄村。主要做好垃圾收集处理、违章建筑清理、卫生改厕、河沟整治、道路亮化等项目。现阶段,王庄村已完成已完成清理乱堆乱放22处,438㎡,新建公厕1座,卫生改厕15户,路灯5盏全部安装完毕,清理河道200余米,完成总任务的62%;吴庄村乱堆乱放5处已清除完,公厕1座即将完工,清理河道150余米,完成总任务的50%左右。
(二)中心村培育工作:
供村村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中心村培育项目。现阶段完成香菇、灵芝等食用菌主导产业培育共50万袋,建设机耕路1.1公里,修建水渠360米,拆除旧房6户4幢600㎡,拆除“五破”1000㎡,新建垃圾池5个,完成社殿岙路下填埋场场地初步规划,新购置电动垃圾车1辆,新建联建猪栏20间,完善污水管网200米,新建健身平台1个,村庄绿化300㎡,完成总任务的58%左右。
(三)整治村工作:
今年我乡共有省级整治村4个:梨洋村、青田坑村、半坑村、前赖村。共拆除拆除“五破”89处,新建公厕1座(半坑村),农户卫生改厕68户,新增垃圾箱49个,新增垃圾车1辆,新安装安全饮用水110户,新绿化面积430平米,清理河道900余米。完成总任务的50%左右。
(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升幸福指数,我乡今年继续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建设。大白岸、坑口、山石坑、李村、王庄、源口、吴庄、供村、杨梅岭、际头、新地口、道太村、荷上畈等13个村为“三沿”重点村,其余32个村为整体推进村。各村大力推进以“垃圾清理、河道治理、道路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工作,努力做到“三清、四改、五有”。
(五)生态村创建
今年共创建丽水市级生态村8个:道太村、杨梅岭村、供村、朱山下村、考坑村、源口村、武溪村、上横村;龙泉市级生态村8个:山石坑村、梨垟村、青田坑村、半坑村、前赖村、蛤湖村、上坑村、大畈村。各村实施方案均已上报环保局,下一步创建实施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
(六)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为推进瓯江上游龙泉段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今年我乡共完成道太、杨梅岭、供村、考坑上横等5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设。主要做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畜禽污染治理等项目。无动力处理设施450立方米,污水收集管网12.2公里,垃圾桶150余个,每村各添置垃圾车1辆,新建垃圾池12个,沼气池150立方米。下一步将迎接市级部门的验收工作。
三、加大新农村投入,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一)康庄工程
2011年5月31日,我乡全部完成康庄工程主体建设任务。全乡共计开工建设康庄路30条,总计391.792公里,其中新建和改建路基180.936公里,路面硬化210.856公里,续建隧道1条760余米。全乡康庄工程总投资5900余万元,筹集村级配套资金320余万元。康庄工程项目共涉及38个行政村,我乡创造性的采用一个班子成员联系一条路,乡、管理区、村三级联动,每月报告、进度督查的办法,确保了进度。除潘山头及黄麻垟两个行政村整体搬迁外,其余行政村全部通上等级公路。康庄工程惠及我乡12000多人口,彻底改变了我乡因道路交通建设基础滞后、村民生活水平落后的状况。
(二)水利设施建设
一是全面开展我乡水利普查清查工作,各村的水利普查员均已下村入组,活跃田间地头,对水利普查对象采取地毯式清查,开展摸底调查并做好水利普查登。市水利普查办已先后两次来我乡对我乡51名水利普查指导员及普查员进行业务指导,并入村对水利清查对象进行了现场核对,对漏项进行补充,为下一步普查做好准备。二是全面修复水毁水利设施。去年“5.22”、“6.18”特大暴雨冲毁我乡堰坝、堤防、水渠等大量的水利设施,根据市水利局要求,我乡已统计上报第二批水利水毁设施,共涉及36个行政村。下一步将继续做好我乡水毁水利设施的修复和重建工作。三是开展饮用水建设。为进一步解决库区群众饮用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我乡2011年十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拟实施项目村共有26个村,其中新安装村8个,维修村18个
四、加强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构建和谐新农村。
(一)计划生育工作
半年来,乡党委、政府对计划生育工作高度重视,把计生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始终把该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做到经费到位、责任到位和组织到位,努力营造计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周密布置。适龄妇女“三查”工作,采取了“四结合”“四措施”的方法,上半年共检查了在家已婚育龄妇女1158人,在家三查率达99%以上。五月份“三查”扫尾工作中专门成立一个组、设三个点,由乡分管领导带队特派专车日夜兼程赴丽水、云和、松阳对市内外的对象进行了“三查”,为计生工作赢得了时间,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全乡换届选举同时,更换了9个村的计生服务员,并对她们进行了全面的培训。1-6月份共出生82人,其中计划内出生77人,计划生育率93.90%,女性新婚53对,共施行四项节育手术39例,其中结扎4例,放环32例,引流产3例。社会扶养费应征14万元,已征2万元。
(二)下山脱贫
为进一步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抢抓机遇,全面实施下山脱贫工程。经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上半年下山移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为止,我乡完成下山脱贫农户102户419人,供村下山脱贫小区11户在建,完成任务的54%。其中涉及33个低收入村,属于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有81户,332人。
(三)结对帮扶: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龙委办〔2011〕50号》文件精神,我乡组织人员深入结对村了解村情民意,帮助结对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工作计划,组织项目实施。2011年我乡确定结对户338户,现阶段各村需结对的困难农户均已上报、审核,并与相应结对单位联系安排完毕。
(四)粮农补贴
2010-2011年度农资综合补贴、油菜良种补贴工作已于今年4月顺利完成,全乡共计种粮农户3680户,12600亩,以每亩37.86元的标准共发放补贴477035.69元;油菜种植796户,1737亩,以每亩10元的标准共发放补贴17370元。所有补贴资金均已及时足额兑付到各村种粮农户。现各村的种粮大户正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
(五)文化事业。
今年建党90周年,一首“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在全市红歌比赛中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获得了铜奖,全乡干部利用2个多月的星期天练习唱歌,60多个干部除几个50多岁的老同志未上台演唱外,其他全部上台演唱。今年的端午节龙舟赛,我乡的龙舟队继去年、前年夺冠后,又夺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4月18日,成功举办道太乡庆祝建党90周年“一路红歌一路情”歌咏比赛文艺晚会,乡干部有40人登台表演,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凝聚力,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库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乡全面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截止目前已有3962人缴费,其中45周岁以上的有2790人,45周岁以下的有1172人,工作还在进一步有序开展中。
(七)土地开发整改
为切实提高新增耕地综合地力水平和生产能力,使开发后的耕地得到充分利用,我乡于7月12日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土地开发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将各个项目逐一分解落实到每个领导小组成员,全面开展土地开发垦造耕地自查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耕种质量符合标准,各项工作在有序开展中。
(八)危旧房和旧村改造
实施了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我乡需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152户,其中修缮加固92户,新建60户;目前全乡已实施40户,其中完成10户。供村村是我乡今年旧村改造实施村,半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扶持下,通过全乡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拆除旧房800多平方米,11户占地面积720平方米的新建房正在实施中。
五、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不断的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
(一)村组织换届
2011是村级组织换届之年,我乡从2011年1月开始到2011年4月份,对全乡45个行政村村两委人员进行了选举换届工作,选举产生村两委成员308名,其中,妇女63名,占20.5%(女性村支部书记6名,女主任2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4名,占7%;大专以上学历9名,占3%,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有很多政治坚定、工作务实,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年轻“双强”党员进入了村领导班子,提高了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村两委班子在村民自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这次村两委选举换届我乡高度重视,一是出台了换届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人大主席、副书记为副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12个选举工作小组。二是严把“程序关”。在选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在党章、法律、法规、条例规定的框架内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各项工作,保证换届要求合法,程序公正,操作规范。三是抓好培训,为确保新当选的村两委成员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积极发挥作用。2011年1月25日、4月18日我们对新上任的122名党支部委员和186名村委成员进行上岗培训并授印。培训会上,道太乡每位班子成员针对自己线上的工作,精心准备培训内容,为全体村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培训课堂,内容包括党员发展、计生、纪检、三农服务等有关内容,不仅提高了村干部对全乡工作的了解,还增强了他们的业务知识。
(二)党代表工作室创建
为方便收集群众思想动态,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及时处理矛盾纠纷,积极发挥党代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道太乡成立全市首个党代表工作室,搭建一条服务群众、倾听民意的绿色通道。根据道太乡地域面积广,村数众多且人口分散的特点,我乡建立起了管理区、乡两级党代表服务网络,便于群众有了困难可以及时得到救助,提高服务效率。全乡66名党代表严格按照党代表工作室的有关制度规定,定于每月15日轮流在乡工作室值班,认真处理并反馈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困难、接受群众建议,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农业技术指导、法律援助等各类服务。7月15日,道太乡党代表工作室首次开放,就接到了杨梅岭村、高山岭村的群众来访。他们提出了我乡在灵芝食用菌产业及交通等方面的建议,要求乡党委政府加强对灵芝产业培技术指导,改善我乡交通环境。乡党代表工作室的首批值班代表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做好登记并及时反馈信息,为我乡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加大硬件、软件设施投入
7月10日新装修的便民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便民服务中心内设民政、土地、文书、三农、计生服务所等5个开放式服务窗口,具体办理惠农资金发放、城乡低保申报审核及资金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家电下乡补贴、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基金收缴及药费审核、政策咨询、环孕情服务及证件办理、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项目全部进入便民服务中。该服务中采取“一站式办理”的服务方式,每个窗口都统一配备了专用电脑,为办事群众提供了休息椅、免费提供开水、办事指南等。同时,抽调5名业务骨干到窗口为群众服务,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另外乡政府还投资30多万元,新装修了,职工宿舍,会议室,新购买了会议桌,投影仪等办公设施,提高了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四)狠抓纠纷化解,维护社会稳定
今年是换届选举之年,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维稳工作,围绕“小事不出村、中事不出管理区,大事不出乡”的工作原则,健全不稳定因素排查机制,狠抓矛盾纠纷化解。截止目前,经过全乡干部的努力,我乡共计开展不稳定因素集中排查4次,村级排查45次,共计排查并化解矛盾纠纷77起,其中因换届选举引起的纠纷15起、山林纠纷9起,邻里纠纷53起。接待来访群众4批次22人,收到群众信访件(含市信访局转办件)5件。
同时,我乡还积极做好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管理,利用社区矫正管理系统的作用,对在册矫正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充分发挥村级矫正小组、矫正志愿者和矫正监护人的作用,很好杜绝了社会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及重新犯罪现象。截止目前,我乡共有在册矫正对象28名。
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乡继续以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扣 “走好第一步,赢在起跑线,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而奋斗”的发展主题为引领,“走水路、唱渔歌”,继续实施“扶贫重民生、开发促富裕、建设强基础、维稳创和谐、队伍抓规范”的工作主线。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全乡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下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乡、村实事进度
一是重点加快推进年初确定的62件乡级实事和180件村级实事未完成的部分,责任到人,并对工作进度进行督促。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调整,大力推进十个绿色特色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继续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加快培育供村村中心村建设,转化整顿四个后进村,全力监督做好4个整治村及4个生态文明村建设,改变农村的生活环境面貌。
二、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一是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二是开展转变干部作风意识教育,提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牢记党和人民付于我们的神圣使命,淡泊名利,奋发有为,端正干事态度,一抓到底不放松。三是用制度监督干部。要把已经制定的制度落实到位,不能留于纸面,定期对全乡干部实行考核,不定期对全体干部的工作作风、思想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抽查,让每位干部绷紧作风建设的弦。
三、维护社会稳定
着力加强信访稳定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继续保持人民安居乐业、稳定祥和的良好的政治局面。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切实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和处置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的能务,为群众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提高民生保障能力,切实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实现应保尽保。
中共道太乡党委
道太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