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龙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2011年7月25日
2011年以来,龙渊街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和实现全面小康两大战略目标,结合实际,创新发展,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城一区两沿”的布局规划和发展思路(“一城”即城东新城;“一区”即石马、桥坑等生态林区;“两沿”即瓯江沿线和大贵溪沿线),全力打造“文化龙渊、发展龙渊、服务龙渊、创新龙渊、生态龙渊”,更加明确和坚定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现将2011年上半年街道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度情况
(一)促进度、破难点,稳步推进重点项目。
2011年,涉及我街道的市重点项目有:人民医院续建工程、溪北污水处理厂泵站、生态公墓、实验幼儿园二期、龙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6个,其中房改专用房、市卫生监督所等项目的征地政策处理工作已全面完成,剩余一小部分项目正在开展地上附着物处理工作。大沙连接线北段工程、石山路拓宽工程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生态公墓已完成用地现状图测量,并多次召开了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形成了生产队及农户的征用意向决议,7月中下旬街道将开展集体和农户征地面积的测量工作,有望在9月底前完成农田和林地的征用工作;华楼街、东茶路、变河路的土地已完成征用,地面附着物清点工作已完成,下步将由村里统一发放附着物补偿费。在推进农民联建房建设工作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配合市里调整回地政策、提高城市品位,于7月初专门组织城中村主要干部到丽水国土资源局和丽新、夏阳等村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村民中开展了广泛的思想宣传活动,为下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今年年初以来,市政府调整征地政策,征地工作氛围欠佳,龙渊街道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完成了一、二、三村7万多平方米项目建设征地任务。同时,于7月21日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开始组织重点项目“百日集中攻坚”大活动。
目前,街道十件实事中的69个子项目整体推进良好,其中已基本完成的30项,完成量达到或超出50%的21项,已阶段性完成目标的18项。村级(社区)87件实事中基本完成的49件,38项正在实施。
(二)重引导、抓落实,稳步推进工业发展。
1-6月份全街道完成工业总产值4.89亿元,与去年持平;完成制造业投资896万元,完成任务的45%。一是突出抓好企业转型提升。组织有关人员为企业开展培训和政策辅导,指导帮助企业强化科技专业知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据统计,1—6月全街道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3241万元,增长30%。6月当月新产品产值为295万元,同比增加了54%。二是突出抓好“三招”工作。目前,已与宁波桑莱特旅游用品有限公司就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18万把铝合金太阳伞及5万套铝合金家具生产线项目达成意向,正在协调项目用地;续建项目已完成实到资金1700万元。三是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开展了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竹木制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等专项工作,组织了5次重点行业隐患排查和专项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对排查出的32个安全生产隐患进行了督促整改。四是突出抓好企业帮扶。成立工作组应对龙鑫化工重组后引发的改制问题和企业周边村村民的纠纷处理工作,确保企业平稳过渡。
(三)明目标、强措施,大力建设美丽乡村。
街道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美丽乡村为目标,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全力推进龙渊街道美丽乡村建设。
1、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培育。围绕石马大峡谷的生态优势和石马村的民俗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石马旅游经济,开发以“生态旅游为基础,民俗体验为亮点,休闲养生为主体”的国家级4A景区,目前已搞好规划,并与上海国旅公司进行多次意向性合作洽谈;桥坑特色村建设总规划投资450多万元。到目前为止,已搞好村中土地流转经营机制,种植荷花、向日葵、洋姜等70亩;已完成种植水果花卉4100株;防洪堤和拦水坝建设已立项实施。
2、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工程建设。以“两沿”地区为重点,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提升村建设;积极推进下山脱贫、生态文明村建设。今年村头村被列入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计划,目前已落实活水进村,道路硬化等项目;规划建设沙潭下山脱贫小区,总投资650多万元,规划面积大约40亩,项目落成后,将使70多户居住在山上的农户下山建房,直接受益人口达430余人。同时积极开展小白岸、桥坑、张村3个美丽乡村提升村建设。目前桥坑村拆破拆旧490㎡,张村已完成垃圾处理等工作。
3、继续巩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继续坚持以培育农业特色产业“3.3.3”特色工程为载体,发展大堂、石玄步、老鼠墩生猪养殖基地,已出栏生猪3500头;已完成石马村郑爱清五步蛇养殖场、蜂力合作社等3个养殖合作社培育计划,已完成3000万特色农业产值的一半任务;截止6月底,全街道已完成食用菌栽培400多万袋。
(四)抓基础、重落实,扎实开展维稳工作。
今年1—6月份,街道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2起,成功化解率在98%以上。群众上访基本解决在街道范围内,目前,我街道5人以上上访次数在市信访局登记为“零”。一是做好矛盾纠纷排查特殊人群稳控工作。全力抓好法轮功对象教育帮控和民师、退伍军人等特殊群体的信访维稳工作,坚持每月开展至少一次面上排查,其中开展重点专项大排查2次,健全了安全防范管理网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二是做好重要活动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在全国、地方各级“两会”召开、建党90周年庆典活动、街道石马元宵节、桥坑采梅节和端午龙舟赛等活动期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落实精干人员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了各类活动平稳、顺利开展;三是做好重大矛盾纠纷和突发性事件的及时调处工作。成功化解菜村1队与100多户经营户年租金纠纷和龙渊街道张村村民俞某与市人民医院一起医患纠纷;成功调解瓯江橡皮坝溺水事件,有效遏止了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在处理因征地引发的土地权属,“农转非”对象征地等问题上,街道更是用尽经验,想尽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变上访为下访,妥善处理利益分配问题,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重基础、保民生,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一是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上。坚持以各级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为核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一是与各行政村、各社区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总部与各管理区签订目标责任制;三是坚持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主线,广泛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科学、文明的新型生育文化舆论氛围。
二是在社会保障民生工程上。已完成“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工作;在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中,油菜保险工作已完成;低保扩面工作已完成低保对象的上报;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和低保扩面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完成来料加工业务培训362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余人;实现农民转移就业100余人;帮助解决农民解决就业岗位50个。
三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完成白塔严上等8座山塘水库加固工程的50%;投资30万元,完成张村防洪堤总工程的50%;村头、梧桐口两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三面光工程已完成政策处理工作;已完成桥坑村村中河道、水库、游步道项目的招投标及政策处理工作;随着大岭头村9.5公里的路基工程的顺利竣工,街道完成康庄工程“双百”任务,已建设路基、路面总长72.5公里,总投资2000多万元。
四是在文化事业发展上。坚持以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市”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街道、社区、村级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在石马村举办正月十五闹元宵活动,观众达5000多人,抬酒100多坛,为历史之最;建立各类业余文艺团队30多支;组织好端午赛龙舟活动,街道二村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五是在加强社区建设上。继续完善社区办公用房的功能,大洋社区新的办公用房已开始装修设计,下一步将进行招投标工作。在端午节,五个社区同时开展端午包粽子比赛,丰富了居民的生活;在“六一”儿童节,积极开展儿童画展、亲子游园等关爱活动;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活动上,积极组织社区志愿者对社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送温暖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社区的文化,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六)创先进、争优秀,全力抓好队伍建设。
突出三方面,抓好党建工作:
(一)突出抓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我街道村级组织换届从2011年1月上旬开始,到4月20日全面结束,在整个换届选举工作中,选举秩序好,选举风气正,选举结果满意,全街道23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连选连任的有18个村,村委主任连选连任的有14个村,没有因工作人员程序不到位或工作疏忽引起的候选自荐人不满和群众上访事件。
(二)突出抓好“创先争优”活动。街道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对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等党组织进行分类指导,以“迎接建党90周年,推动百日助推活动”为载体,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截至目前,我街道开展公开承诺活动的党组织有33个,参加承诺党员852人次,全街道48个党组织开展了89次“一日工“义务劳动,将创先争优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三)突出抓好干部创新管理机制。为了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开展管理区、行政村、驻村干部“双向选择”工作;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街道、村干部考核管理机制,重点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拉开档次上下功夫;三是营造干部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自筹资金,建成了街道文化中心和运动中心;龙渊街道在全市首届职工运动会中,获得总成绩二等奖及奖牌数二等奖的好成绩;街道干部在全市“一路红歌一路情”大合唱比赛中,荣获银奖。
今年上半年,街道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明显,但在开展工作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比如:
1、计划生育率控制难,现行的生育政策与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存在差距,因城区土地征用,受利益的驱使,抢在分配利益前超生的现象突出;长效节育措施落实难,知情选择已深入人心,群众的法制观念加强,干部上门动员放环时,常有人要求拿出法律依据,说条例上只是提倡而不是强制;社会抚养费征收难,街道非农业户口(社区)对象超生现象严重,而非农业户口应征金额大,且多数是下岗工人,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经济上这部分群众都难以承受非农档次的社会抚养费征收。
2、缺少工业发展空间。街道可直接利用的工业空间很少,企业外迁现象严重。近3年来,从龙渊街道搬离到省级工业园区的规模以上企业就有13家,产值达4亿元以上。同时,在招商引资中我们也遇到了用地难的问题,目前就有4个招商项目因缺乏用地空间而无法签约。
3、重点项目阻碍因素多。在城东区块征地上,时间长、任务重、历史遗留问题多,回地难以落实。街道征地工作虽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仍有一部分反对征地工作的人在阻碍,由此引发的留用地安置问题、村民利益分配问题等矛盾纠纷已成为街道当前不稳定因素的重点。
2011年下半年工作目标、措施
一、工作目标
深入实施“一城一区两沿”发展战略,坚持以城东区块发展为重点,切实抓好市重点项目的征地、政策处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做好下山脱贫、基础设施完善等各项工作。在工农业方面:完成工业产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379万元,比上年增长8%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76元,比上年增长8%。在社会事业方面:计生率达到90%以上;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为主的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5%以上。
二、工作措施
1、强化领导,营造干事创业谋发展的氛围。
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充分调动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班子成员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要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进一步强化“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探索党员干部管理的新方法、新举措,以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带好、管好干部队伍,树立街道新形象。
2、抓住重点,确保重点工作圆满完成。
明确主攻方向,分清轻重缓急,坚持把市重点工作放在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协调,形成合力,重点推进。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联动,注重方式方法,广泛利用资源,有效推进工作开展。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市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做好征地、政策处理、后续服务等各项工作,积极配合,确保工作的稳步推进。
3、明确责任,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联动,加强检查监督,以更加坚定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工作,推动全年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在“一把手”负总责的基础上,将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使人人肩上有担子,项项工作有着落,促使人人出智慧、想办法。工作中强化督查,强化考核,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估、有奖惩。
4、创新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寻思路、想办法、出实招、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不断破解难题,不断推动工作,推进发展。继续实施“5+2、白+黑”工作制度、“百日攻坚战”机制、工作动态一周一报、例会制、项目推进难点问题协调等工作机制,让机制创新成为项目推进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