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字解读:关于《龙泉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的政策解读

索引号:002656273/2023-00145 生成时间:2023-01-06 11:27:26 发布机构:龙泉市农业农村局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文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图文解读
视频解读解读链接:点击查看视频解读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图解链接:点击查看图解

一、出台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龙泉市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奋力打造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样板,全面复兴剑瓷之都打造品质龙泉的关键时期。紧密衔接《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丽水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丽水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和《龙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科学编制《龙泉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龙泉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作为全市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指导。

“十三五”以来,全市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委、丽水市委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认真践行“两山”发展理念,对表打赢脱贫攻坚战,成效显著、亮点突出,基本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为推进乡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浙江省、丽水市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市委实施龙泉复兴“1369”战略行动总要求,立足龙泉市生态环境优势、特色产业优势和剑瓷茶文化三大优势,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围绕打造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区、农文旅养深度融合先行区、山区共同富裕幸福园三大发展目标,以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转型、数字化驱动、品牌化经营、融合化发展“六化”为路径,大力推动乡村产业跨越发展、花园乡村全域提标创建、农村居民持续稳定增收、乡村整体智治引领,实现农业农村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高质量建成山区26县农业农村现代化样本开好局、起好步。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持续优化农业区域化生产布局,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高标准落实重要农产品稳产增长保供任务,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聚力推进农业区域化、特色化、中高端化发展。

1.加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严格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加强“三新”技术推广、稳粮增效模式推广等,推广应用新型高效生态农作制度,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41亿斤以上。有序开展耕地归并整理,引导连片耕地集中流转,扶持培育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进一步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探索成立稻米产业联盟,构建“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加大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建设力度,努力实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以上。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生猪产业提质工程,全力推动生猪产业“小变大、大变强、强变优、优变智”。提升全市油料生产能力,大力推广“水稻-油菜”轮作模式,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加强油茶等木本油料生产基地建设,引导社会主体参与低产低效林更新改造;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木本油精深加工企业带领本地木本油料生产者共同发展。

2.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六严禁”“八不准”要求,严格落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制度要求,压紧压实耕地保护属地责任,遏制增量、处置存量,到2022年前全面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加强耕地用途管制,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粮食生产功能区每年至少种一季粮食作物,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作物种植,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根基。健全农田长效管护机制,统一管护标准、监管考核和上图入库,依据责权利一致原则,探索推行经营、管护一体化。开展制止耕地抛荒专项整治行动,完善耕地保护、加大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绿色农田建设,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加大商品有机肥施用、秸秆利用、土壤改良、绿肥种植等技术推广,改善耕地质量条件。推进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探索建立健康土壤指标体系和培育技术,稳步开展耕地质量评价。到2025年,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2.66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5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0.5万亩。

3.优化“1234”现代农业新布局。优化农业生产,重点打造一心二轴三核四区的“1234”农业空间发展布局,推动农业生产集中集聚发展。“一心”即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研发中心,位于市中心城区剑池街道。“二轴”即由高速沿线发展带和环百山祖国家公园产业发展带构成的两条现代农业发展轴,位于龙泉主要交通轴线和生态轴线。“三核”即八都镇、兰巨乡和查田镇三大核心产区,其中,八都镇是以食用菌、蔬菜、竹木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发展核,兰巨乡是以三产融合发展为驱动力的现代农业发展核,查田镇是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康养农业发展核。“四区”:以龙南乡、屏南镇、宝溪乡、住龙镇、岩樟乡、城北乡为主的高山精品蔬果区;以兰巨乡、查田镇、小梅镇、剑池街道、西街街道、龙渊街道为主的粮食保供和农旅体验休闲区;以八都镇、竹垟乡、上垟镇、锦溪镇为主的竹茶菌蔬特色农业区;以安仁镇、道太乡、塔石街道为主的生态渔业产业区。

4.做强茶菌蔬优势产业。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优化茶叶品种和产品结构,适度扩大金牡丹、中黄系列等特色茶的种植规模,加快形成以红茶为引领、早春绿茶、初夏白茶和秋季乌龙茶多茶类协调发展新局面,做响“中国红茶之乡”。整合提升茶厂标准化加工水平,加快推进茶厂在产品结构配置、产品加工工艺、生产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形成优势。加快食用菌产业建立现代化发展方式,建设一批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园,加快标准化、省力化、智能化生产物质装备推广应用,促进食用菌从分散式小规模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转变,由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转变。推进蔬菜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夯实高海拔、中海拔、低海拔三类蔬菜产业带,配套布局建设一批产地冷库,做优做强“龙泉茄”“龙泉豆”产业,做精做特集约化蔬菜育苗产业。加强蔬菜生产质量管控和科技支撑力度,推进智能化育苗和机械化耕作与采收,探索蔬菜植物工厂建设,确立“长三角高山蔬菜第一县”地位。

5.持续壮大果药蜂特色产业。优化水果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重点培育“龙泉蜜桔”,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加强海拔立地条件和水果成熟时间耦合,形成甜桔柚、早熟(特早熟)温州蜜柑等柑桔品种为重点,猕猴桃、桃形李、杨梅、葡萄等水果为补充的特色水果发展格局。实施低效果园提升改造,推动优质特色水果扩面增量,建设一批中高端水果采摘基地,推动水果生产基地向农文旅融合发展基地转变。利用海拔差异合理打造不同品类道地药材核心区,做强“新浙八味”灵芝核心产区,支持发展灵芝、黄精、铁皮石斛、重楼、三叶青等中高档特色药材,广泛开展“道地药园”示范基地、中药材 GAP基地、“三无一全”品牌基地和“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和道地药材供给能力。做强中药材初加工、精加工和深加工,支持发展中药材有效成份萃取,引进一批中药头部生产企业,加快推进整个中药材产业向生物科技产业升级。推进中蜂产业提质升级,加大中蜂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持续推进蜜源植物增量、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中蜂产业与休闲旅游业融合发展。引进推广新技术,构建蜂场电子信息平台,制定蜂产品可追溯管理制度。

6.稳健发展笋竹产业。进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着力发展笋竹两用林和竹材加工业相配套的材用林,挖掘各类鲜笋市场潜力。扎实推进笋竹“一产”提质增效,加快优良笋用竹种培育,建设海拔600 米以上高效竹林基地1 万亩,改造毛竹低效林10 万亩。深挖竹木精深加工潜力,持续加强竹制品、人造板(地板)、木制家具等产品多元化创新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初级加工小微园区”和“毛竹粗加工分解点”。着力推进竹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竹产业+”新业态,推进竹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打造浙江省竹业特色产业示范县,形成“以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发展模式,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新机制,构建两山理念实践基地,健全市域竹业产业链。

7.做特做优渔业产业。全面推广“洁水渔业”模式,积极开展增殖放流工作,促进渔业资源恢复,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增加渔业效益和渔民增收。优化渔业生产布局,打造以安仁镇、道太乡、住龙镇为主的生态渔业产业带。优化渔业生产结构,重点发展“四鱼一蛙”,即大水面洁水鱼、稻田养鱼、溪鱼、娃娃鱼和石蛙。提升规模池塘标准化生产水平,建设一批“四大家鱼”标准化养殖基地,提高大宗水产品供给能力。加速推进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大力推广高山稻渔综合种养和石蛙生态养殖,不断提升渔业生态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开展渔业品牌建设,打造“龙泉石蛙”“龙泉溪鱼”“高山田螺”品牌,提高全市水产品品牌化程度。深入推进休闲渔业发展,发展集垂钓、休闲、餐饮、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休闲渔业,鼓励支持渔业基地创建休闲渔业观光点。

8.全面深化农业绿色发展。积极推进“肥药两制”改革,建立健全农业生产全过程闭环追溯体系,努力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负增长。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推广配方肥、有机肥、冬绿肥等绿色肥料。融合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际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30%以上。扩大可降解薄膜应用,全面实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与处置,实现农资经营店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点全覆盖。全力推进农业水环境治理,严禁畜禽水产养殖污水直排,在农业“两区”和高标准农田区持续推进生态拦截沟系统建设。坚持以无抗生素、无农药残留、健康农产品生产为导向,全面全程实施投入品精准管控,推进兽药抗菌药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加大自配方饲料检查力度。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和原料化等“五化”利用,强化秸秆还田配套科技支撑,到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完善并推广龙泉四大特色生态农业模式,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工程。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全域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产品质量追溯等制度,加强生产全程管控和质量安全监测,实施承诺达标合格证普及工程。

9.大力推进“机器换人”。聚焦粮食产业全程机械化发展,支持农机安装北斗智能终端,推广应用无人机粮食长势和病虫害监测,加强高效植保、秸秆处理、产地烘干等机械设备应用。示范推广水稻智能化育秧、机插、侧深施肥、油菜机械化栽种等,推广应用微型耕作、轨道运输、节水灌溉、自动采收、保险仓储等装备和技术。鼓励发展土地耕整、田间管理、加工仓储等社会化服务。开展农田宜机化建设,统一田间道路、节水灌溉、田块设置等标准,使农田更好适应机械化作业。深化农机农艺融合,积极改进品种选育、农作制度、种养模式,加强省内外农机农艺融合成功模式的引进示范,推动良机、良种、良制、良法配套,重点解决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以及特色产业重点环节机械化生产。到2025年,力争建成1个省级农机创新试验基地和一批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农业“机器换人”应用基地。

10.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转型,加快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扩大数字技术在作物栽培、畜禽饲养、动植物疫病防控、农机作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推广智能灌溉、智慧施肥、智能监测、废弃物循环处理等智能设施技术。开展数字农业工厂、数字化生产线、数字产业基地创建,推进农产品质量智慧监管,畜禽养殖业率先全面接入“浙食链”,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养殖场)到餐桌”全程可追溯。加快推进畜禽数字化养殖系统建设,推广应用全自动喂料系统、空气过滤系统、生物除臭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在内的智能环控技术,深度推进畜禽养殖业“机器换人”和精准喂养。进一步优化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平台,全面开展农业生产“云服务”活动,开展农技线上服务“云问诊”“云课堂”,建立农业生产用工数据库,构建农业劳动用工互助互用机制。

11.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开展地方种质资源调查收集,摸清资源底数,建设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建设一批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探索打造现代种质资源库(圃),对茶树品种、中蜂、食(药)用菌、中药材等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实施保护与开发利用。依托市食用菌研究所和食用菌龙头企业,围绕打造南方食用菌研销中心,加强与省内外相关单位合作,有序选育和引进优质新菌株,做好后备菌株储备工作,力争在食用菌菌种研发上实现突破,实现食用菌菌种产业基地化、工厂化、智能化发展。优化种业生产基地布局,推动种业基地与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相匹配,优先落实繁种基地配套设施用地。做强特色蔬菜种苗产业,对传统育苗中心实施自动化改造提升,积极开展种苗订单服务,做大做强八都镇特色蔬菜种苗产业并打造成特色蔬菜种苗强镇。壮大溪鱼育苗产业,逐步丰富渔苗种类。

12.加强农业技术支撑。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联盟,大力培育高能级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形成龙头企业主导的农林科技创新格局。提升农业研发单位能级,完善市食用菌研究所基础设施,持续开展食用菌新品种研发和产品中试,为全市食(药)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固支撑,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食(药)用菌产业共同发展。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广泛持续开展农业技能提升培训,建设一批高精尖农业管理人才。组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积极引进和培养企业管理、市场开拓和精深加工技术人才,优化科技特派员为农服务机制,为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深化与省内外科研院校在项目申报、难题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的合作,在品种选育、良种繁育、配方施肥、高产栽培、精深加工等方面联合开展科技攻关,解决主导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加大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力度,重点推广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一亩山万元钱”等新发展模式。

13.完善现代农业经营队伍。加快打造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中间力量、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经营队伍。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队伍,持续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进一步深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支持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进行农业多功能开发。建立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育制度,分级组织开展示范创建,指导家庭农场开展标准化生产。健全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提升合作社规范化运营水平,增强联农带农能力。引导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引育一批骨干农业龙头企业,优化“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联结模式,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去”,引导有条件的龙头农企上市。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吸引青年、乡贤回村创业,组建青年农创客联盟,壮大农创客群体。到2025年,累计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引领性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0家、农创客65名。

14.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培育服务联合体和服务联盟,大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小农户的服务覆盖率,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积极培育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各成员功能定位明确的农业产业联合体,实现“一盘棋”配置资源要素。探索健全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大力提升全程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推动规模化社会服务发展,新建各类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35个。提升水稻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以水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服务平台,分别设立“集中育秧班”“机械作业班”“统防统治班”等社会化组织,为不同区域的粮食生产主体提供统一精准的专业化服务。提升蔬菜产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对蔬菜育苗中心进行机械化、智能化改造,积极培育打造一批经营、配送、物流团队,大力提升蔬菜产业产前、产后服务能力,支撑蔬菜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二)全力构建乡村产业新格局

依托龙泉市优良的资源环境,结合新目标新定位,重塑农业农村价值功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服务业,积极壮大乡村大健康产业,打造高能级产业发展平台,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跨越发展格局,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15.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服务业。着力推进食用菌、茶叶、果蔬、竹木、中药材等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农产品加工规范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积极组织企业开展SC认证、ISO9000、ISO14000、HACCP、绿色食品、GAP、有机农产品等相关认证。探索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联盟,提升加工业组织化发展水平,促进食(药)用菌、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链式延伸发展。支持企业提升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鼓励企业引进新设备、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引培一批农产品物流骨干企业,推进农业与加工流通服务业融合,加强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选择产业发展基础好、产品特色优势强的乡镇,建设一批产后预冷、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农产品产地市场、集散地市场建设,加快现代食用菌专业市场建设进度,大力扶持茶青专门市场和茶叶综合市场建设,完善功能配套,打造浙闽赣食用菌和茶叶边贸集散中心。

16.大力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系列乡村主题旅游精品线,开发“不灭窑火”体验游、“海丝瓷源”探秘游、“红色经典”研学游、“精品村庄”归乡游等,加快乡村观光休闲游向深度体验游提升。做强做优乡村民宿产业,大力发展“剑瓷寻踪型、高端度假型、趣味体验型、主题庄园型、休闲观光型”等钻级民宿,差异化发展“云居、崖居、穴居、树居、水居、长寿谷、深呼吸部落”等个性民宿,构建块状民宿集群。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深入挖掘龙泉茶文化、香菇文化、灵芝养生文化、畲乡文化、农民摄影文化和乡村漫游文化等,建成一批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促进休闲康养农业蓬勃发展。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与管理,在乡村建筑风格、美食制作、景区布置等方面充分融合地方文化元素,实现特色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良性互动。“十四五”期间,实现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和15%以上。

17.完善乡村大健康产业体系。依托生产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快发展生物科技产业和健康养生养老产业,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做强做优生物科技产业,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打造一批道地药材专业村和“道地药园”示范基地,延伸发展天然药物健康产品和先进生物制造业等,积极打造生态医药产业链。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积极拓展森林康养功能,因地制宜分片打造文旅体验教育区、森林生态康养区和山水运动乐享区。以“森林康养+高山村落”为亮点,建设一批灵芝养生园(灵芝谷)、石斛养生园、黄精养生园(黄精谷)、百草养生园、茶文化养生园、竹文化养生园等休闲康养基地,高水平打造一批药食两用高档食材生产基地,辐射带动一批低流量、慢生活、高山康养型村落发展。壮大乡土特色产业,提升地方小吃加工工艺,加大产品挖掘与开发力度,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换,以“生态粮、健康菜”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完善大健康产业配套,建设森林度假民宿、森林游步道、休闲观光平台、文旅康养中心、中医药文化展培训中心等,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中药文化传播等服务活动。

18.系统推进农业农村品牌化建设。制定分层、分类的农业农村品牌培育发展计划,完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家特色小吃品牌、民宿品牌等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品牌体系。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龙泉红”“龙泉绿”“龙泉蜜语”“龙泉黑木耳”“龙泉灵芝”“龙泉茄”“龙泉龙师”“天下龙泉”等品牌,推进公用商标和企业商标联动发展,促进“龙泉红”“龙泉绿”均跻身全省区域公用品牌前50强。加强与“丽水山耕”品牌合作,鼓励生产经营主体参与“二品一标”与GAP认证,以质量为保障提高产品品牌化程度。支持“龙泉山居”农家乐民宿品牌建设,使民宿成为展示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探索龙泉小吃品牌培育,带动农产品销售。加强品牌营销推广,细化品牌营销方案,加强与主流媒体、知名网站和公共服务窗口的合作,集中力量开展营销宣传。加强品牌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

19.深化“双招双引”工程。聚焦乡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从生态种养、精深加工、服务配套开展招商引资,进一步做强食(药)用菌、茶叶、笋竹等全产业链。利用世界丽水人大会、各类农博会、农超对接会等平台,开展长三角一体化、山海协作、龙商回归、华侨要素回流等工程,引导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产业,招引一批经济实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科技含量高的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突出农业农村“双招双引”一盘棋,坚持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平台共享、成果共享,加强全市乡村产业发展项目库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积极对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浙江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技术专家、经营管理人才、营销专家等产业人才,建立乡村产业人才库,成立乡村产业顾问团队。深入推进“地校合作”“院县共建”,切实发挥高校院所人才培育优势,建立长效的人才培育机制,建立专业人才输送渠道,构建优质的人才供应链和服务链。完善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布局建设一批农创客基地、双创园、孵化园、小微企业园等“两进两回”平台。

20.持续加强跨越发展平台建设。加快推动龙泉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安仁、塔石、查田、八都、上垟五个乡镇功能区整合提升,切实发挥开发区农业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平台、主引擎作用。加快“飞地经济”产业平台建设,全面建成“秀洲-龙泉”山海协作产业园、“萧山-龙泉”科创园、“奉贤-龙泉”文创园,共同打造新时代山海协作升级版。打造大智造、大健康、大文旅等产业发展新平台,将发展空间往兰巨拓展,与百山祖国家公园、火车站场、通用航空机场等区域抱团开发、联动发展。加快打造浙西南科创基地,依靠创新驱动、技术进步、高素质人才激发强大内生动力,强化科技培训与孵化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发展平台,集成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全力推进兰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推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八都镇食用菌国家农业强镇创建工作,推动农业发展平台再上新台阶。加快培育产业融合发展平台,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一村一品特色村、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

(三)高水平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

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之以恒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美丽乡村全域由“一时美”向“持久美”升级,全面建成具有“剑瓷名城·大美龙泉”气质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大花园。

21.全域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启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战役”,实施“裸土复绿”环境修复专项行动,推进环境整治、秩序维护等管理长效化。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三清三整三提升”为重点,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村厕所管护、生活污水标准化运维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化“五水共治”,重点提升集镇治污能力,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深入开展“污水零直排”创建工作,基本实现乡镇截污纳管全覆盖。启动“无废乡村”建设,实行企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和环保能力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排污行为。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开展乡村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推进“一村万树”等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4.6%以上。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协调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指导好村庄、公路沿线、河边的环境提升整治工作。继续深化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工作,将空气质量、水质、古村落保护程度等纳入评估框架,量化“绿水青山”价值体系。

22.升级打造精品美丽乡村。按照“受益更广、标杆更高、转化更优、底蕴更厚、机制更全”要求,全域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厚植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以龙头示范、区域联动、组团发展的新模式,深化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城镇样板镇等创建,每年推进美丽乡村精品村总任务村数25%以上的进度开展达标创建,每年选择25-30个村进行组团,新建成3条花园风情带,全面实现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全力争创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开展花园乡村创建,打造组团花园乡村示范区,努力建成花园乡村75个、精品花园乡村17个。以创特色、出亮点、见实效为目标,择优选出一批“清廉村居”建设示范点,重点打造清廉村居示范村10个。深入实施“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加快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区移民搬迁,促进下山人口向城镇集中集聚。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八都镇、安仁镇、查田镇等中心城镇“支点”作用,加速乡村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城镇结构,承接疏导城市功能,辐射带动农村发展。探索未来乡村建设,力争在数字化场景应用、乡村景观打造、共同富裕路径等方面实现突破。

23.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升级。强化中心镇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实施龙泉市市道村沈线提升改造、屏南至查田公路工程等一批重点联网项目,高标准建设“四好农村路”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谋划一批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实现各乡镇的互联互通。合理规划现有乡道,加快实现城区至一般乡镇“30分钟交通圈”、偏远乡镇“60分钟交通圈”。加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梅溪、八都溪、岩樟溪等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瑞垟引水工程(一期)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农村水源地及供水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农村供水能力和饮水安全。开展农村电网改造,进一步提升农村用电保障,配套建设一批综合供能站,满足农村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有序推动农村天然气改造,完善乡村天然气管网布局,启动龙泉至上垟天然气管道支线工程。配套实施“三农”新基建,加快谋划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探索未来乡村、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建设一批引领品质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龙泉韵味的乡村新社区。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加快快递网点和电商配送行政村全覆盖。

24.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振兴工程,保护好传统村落、农业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炼体现地域特色的产业文化、民间技艺,保护农村的文化血脉。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以“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为导向,持续推进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加强文化遗产和农耕文明传承发展,围绕“茶菌蔬”“果药蜂”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民俗,复兴民俗活动,提升民间技艺,打造文化节庆IP。把剑瓷文化作为最大特色,依托剑瓷文化研究院、故宫博物院龙泉窑研究中心、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等平台资源,推进剑瓷文化系统研究,打造旗帜性项目,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打造提升一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创建全国红色旅游示范小镇,实现红色资源价值转换。

(四)全面打造农村居民品质生活

突出“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着重增强农民发展能力,全面改善农民消费条件,增强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开创农村居民品质生活新局面。

25.加强农村人才培训与队伍建设。以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分级分类深入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展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技能带动型、社会服务型五类农村实用人才轮训,培养壮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农民队伍,造就更多乡土人才。优化培训体系,建立懂专业懂教学的培训师队伍,增强社会培训力量,开展委托、协作和联合办班,利用省农民大学、省农艺师学院等跨区域办班,推动培训由文化素质提升向综合素养拓展转变、由传统农业生产技能学习向现代经营管理复合知识系统提升转变。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和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制定定向大学生培养计划与人才岗位培养计划,将乡土专家纳入推广队伍,促进农民广泛有效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就业创业,加强城乡就业平台对接,探索设立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基金,为农民提供更多创业就业机会,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推进千村万人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免费技能培训和特色产业创新培训,特别是依托青瓷宝剑、五金汽配、竹木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国内高层次培训师资资源。“十四五”期间,每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500人以上,每年组织粮食生产技术培训农户300人次。

26.多形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入推进“农民收入万元新增”工程,集成推广“一亩山万元钱”等十大科技富民模式,深化“八个万元”增收行动,精准实施“幸福菜单”增收帮扶和“万人万元”绿色扶贫车间等项目,扩大中等收入农村居民群体,提高低收入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推进林权、农房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抵押制度改革,鼓励农户以多种形式入股家庭农场、合作社、产业农合联农业龙头企业等产业融合项目,拓宽农民本金、红利等其他财产收益的增长渠道,促进农民分享改革红利。实施更高标准的农民收入提升行动,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专项部署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要求的高水平全面小康攻坚工作。到2025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00元,低收入农户收入25000元。

27.多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高效推进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专项攻坚,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积极组建强村公司,指导强村公司增强运营创收能力,强化整合投入、竞争择优、飞地抱团等机制。打造具有龙泉特色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模式,加快推广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监管透明化。创新村庄经营方式,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推动乡镇强村公司市场化运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稳步“造血”增收。到2022年,努力实现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全部消除;到2025年,努力实现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行政村全覆盖,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25%。

28.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同标。做好扶贫异地搬迁、大搬快聚后续帮扶工作,加强就业指导、产业扶持和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搬迁群众享有较高的生活品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质量趋同,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薄弱地区扶持力度。健全农村教育保障体系,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提升行动,加快等级幼儿园建设,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打造城乡教育“共同体”,推进教育资源下沉,力争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拓宽农村职业教育服务领域,深化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建设,打造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加快推动医疗资源整合、人才聚合、服务融合,不断深化“省市县乡”四级医疗融合体和医共体建设,推进村级卫生室标准化改造,有效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进健康村镇建设。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实现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增强农村疫病救治和医疗保障。到2025年,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农村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

29.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低收入农户基本同步现代化行动,健全“线上+线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健全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加强贫困及贫困边缘人口识别,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高效推进新一轮低收入群体增收提速计划,分层分类加强农村低收入农户常态化帮扶,完善实施“幸福菜单”促增收、“万人万元”绿色扶贫车间等开发式帮扶项目,帮助低收入群体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健全“两不愁三保障”长效机制,落实落细社会救助、专项救助、健康扶贫保险等综合保障措施。完善脱贫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开展创业就业帮扶,扩大以工代赈,吸纳更多脱贫农户就地就近就业,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完善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信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畅通、网速迅捷,实现客运班车“真正通、安全通、长久通”。深化完善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选派工作,加大向重点村选派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力度,推动机关部门资源力量下沉,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建立定期分析、常态督导和全程跟踪机制,组织开展明查暗访、绩效评价和通报约谈,防止“返薄”。

30.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力度,建立村公共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丰富农村文化宣讲与实践平台,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集中力量开办面向农村的文化道德建设专栏节目,打造成农村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基层阵地和凝聚共识的精神家园。统筹建好管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文化阵地。增加乡村文化供给,创新文化供给方式,持续开展送书、送讲座、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鼓励吸纳有文艺特长的退休教师、新乡贤、社团文化骨干等参与乡村文化治理。加强乡村文艺队伍培训,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完善群众文化扶持机制推动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乡村文化活动品牌。深入实施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因地制宜在乡镇、村建设分馆,通过分馆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

(五)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

以农村综合集成改革和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为驱动,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动农村改革由点上突破向综合集成、城乡联动转变,全面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形成互促共进的新型城乡关系。

31.巩固和完善农业林业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进一步规范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完善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持续推进遗留问题处置。严格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数据库管理办法(试行)》,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管理制度建设。深化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推进新一轮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开展森林碳增汇、碳金融、碳交易,确保林改持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健全土地、林权经营权交易规范,强化土地、林地流转服务中心功能,总结推广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进一步规范土地、林地经营权流转行为。鼓励采取委托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支持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整村整组整畈连片集中长期流转。

32.稳慎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开展颁发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权登记证试点工作,探索推进农民住房抵押贷款工作。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完善集体经济组织对宅基地所有权实现方式。保障农户宅基地资格权,探索宅基地资格权退出和重获办法。适度放活农村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探索相关权益的财产实现形式,推进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并入城市建设用地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建立配套制度,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价同权。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实现产权交易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活水进村”工程紧密携手,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生态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推广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模式,全力满足农村信贷市场需求。

33.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进一步优化农合联服务功能,完善产业经营服务、拓展资本经营服务,实现服务资源功能化、服务功能体系化。鼓励农合联创新服务模式,以公司化运作方式打造生产、供销、信用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数字农合联,实现农合联数字化发展。提升农合联综合性服务能力,加快实现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并在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农村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农民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推动供销社在“三农”工作全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推进农合联会员信用建设,以农合联会员信用评定和授信服务全覆盖为基础,全面形成授信贷款、担保贷款相结合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六)努力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

健全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乡村治理体系,牢固确立基层党组织领导权威,加快智治贯通步伐,完善乡村治理平台,大幅提升乡村治理的群众参与度,打造乡村治理共同体。

34.完善乡村现代治理体系。深化党建统领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深化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不断完善“党建统领+指挥中心+四个平台+全科网格+集成服务”的基层治理模式。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权威,健全乡镇党委为龙头的治理架构,强化乡镇对村的政策支持、资源保障和工作指导,坚持和健全农村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由乡镇党委讨论决定的机制。健全“一肩挑”后分责分工,探索建立履职、监督、保障三大机制。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加大在新型生产组织中建设党组织的力度,探索推进区域党建联盟。创新农村审计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一中心、四审计站的农村审计机构,强化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严肃财经法纪。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大力弘扬慈孝文化。深入实施“两进两回”行动,畅通城市优质要素资源“上山下乡”通道,增强乡村人才、智力、要素支撑。

35.大幅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乡村智治水平,打造“平台+智能”乡村治理模式,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全面接入“雪亮工程”“智慧城管”“公安大脑”等各类信息系统,主动融入“城市大脑”建设总体框架,实时感知乡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行。智治引领“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信息惠民服务,全面推行村代办制,实现“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大力推广网上办、掌上办,打破乡村治理时空限制。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强化扶贫等重点领域反腐长效机制建设。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以及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推动乡村治理由“平安”向“长安”迈进。加快推进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完善村级民主恳谈会、村民票决制、农村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完善村规民约,促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推动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36.完善农村安全与应急管理。健全平安乡村法治体系,完善平安乡村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加快实体、热线、网络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建设,健全农村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完善乡村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调解机制。完善应急生产管理机制,优化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的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构建广覆盖、高密度的监测网络,提高综合监测能力。高标准整改涉林垦造耕地问题,高质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确保生态安全。着力推进农村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制定应急管理分级,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积极组织开展预案演练,发展巨灾保险,切实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37.构建农村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征信体系,着力打造“政府主导、信合主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完善守法诚信褒奖、违法失信惩戒机制和监管机制,持续推行主体红榜制度,发挥媒体和互联网的监督作用,支持发展商业征信服务机构,形成覆盖农村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培育农村诚信精神,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探索推进“诚信村” “诚信村民”建设,强化社会成员在诚信方面的道德自律。实施诚信挂钩机制,将个人征信、家庭诚信与地方扶持政策挂钩,在优先序和扶持力度上向诚信好的主体倾斜,引导社会诚信建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推行村规民约、行业道德,引导广大农村居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尊老爱幼、重义守信,全面提高农村居民文明素养。

四、保障措施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规划实施组织体系建设,统筹应用财政、金融、保险、产业等政策手段,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确保全市高质量完成规划目标和建设任务。

(一)加强组织建设

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严格遵循党的农村工作基本原则,坚持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各方建设任务,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评估,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三农”干部队伍,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学习思维、业务训练,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站位,坚决扛起使命担当。

(二)配套要素供给

健全规划实施要素保障机制,建立“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优先保障本规划提出的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所需资源要素。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协同,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十四五”期末土地出让收益50%以上用于农业农村。明确农村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加大用地供给指标,保障农村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涉农项目用地。建立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将本规划中重点工程项目优先列入龙泉市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和项目库,滚动实施、持续推进,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健全人才支撑机制,加强本土人才培育,实施“双招双引”“两进两回”,促进人才、技术向乡村回流。

(三)优化发展环境

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崇尚创新、勇于创业的热情,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解读产业政策、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建立规范化常态化政商沟通机制,公开办事规则和程序,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及时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不对企业投资建设项目设置隐形门槛,对国企、民营企业投资无差别对待,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乡村产业支持政策,延长企业免税时间、降低税率,对科技创新型企业调整税收优惠适用政策。

(四)严格监督评估

建立健全规划前期、中期、后期实施工作制度。在规划执行前期,对整体发展任务进行分解,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部门,明确责任人,确保建设任务有人管、有人干。在规划执行中期,工作领导小组派出巡视小组,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具体检查,监督执行,同时针对中期情况进行评估,调整规划实施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后期任务的按期保质完成。在规划执行后期,通过多种形式对规划的完成情况和执行效果进行评估。

五、解读机关及解读人

解读机关:

由龙泉市农业农村局负责解读。

联系电话:0578-7752162



机构负责人:
机构负责人:
机构地址:
联系方式:
办公时间:
公开电话:
邮  编:
传  真:
邮箱地址:
附件:
附件: